日前,由我校党委统战部、校侨联组织的学校侨联志愿者服务团队赴青岛市侨联“第一书记”帮扶村——平度市南村镇西辛庄村参加“送科技、医疗、文化下乡”三下乡活动,我校7名侨界志愿者团队专家学者和文艺骨干与市侨联“侨之家”演艺人员、市北区医疗下乡小分队共30余人为当地村民送去农技指导、医疗义诊、医务培训、文艺演出、书画技艺展示等多项特色服务,这已是我校侨界志愿者服务团队连续第4年作为主要协办者,参加市侨联开展的侨界服务新农村建设志愿行活动。市侨联主席牟红岩出席活动并致辞,平度市委统战部、平度市侨联、平度市南村镇党政班子负责人等出席了活动,我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校侨联主席陈朗滨带队参加了活动。
与往年的新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相比,本次志愿服务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村民们精心编排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参加演出的演员,既有来自驻青高校和岛城各类艺术团体的专业表演艺术家,也有侨界的文艺骨干,闻讯而来的200多名村民早早守候在舞台前,精湛的歌舞、专业的戏曲表演唱、幽默诙谐的山东快书等十多个精心选取的节目,特别契合村民们的“胃口”。尤其是由我校侨联志愿者、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曹芳芳、李猛演唱的《给家捎个话》、《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以及他们两人合唱的压轴曲《阳光路上》,更是使现场高潮迭起,掌声、欢笑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在座的父老乡亲们深感大饱眼福。与此同时,现场挥毫泼墨的青科大两位书画艺术专业教授李世林、杨宝清,也被爱好书画的村民们团团围住,“在希望的田野上”(国画)、“凝心聚力建设和谐之幸福村庄”、“山桃红花满上头”(国画)、“建立魅力滨河新城”等等,一幅幅为村镇送去的寓意深刻、水平精湛的书画作品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同样火爆的场面也出现在医疗义诊、大棚蔬菜种植点评现场等其他的几个志愿服务点上。在农技指导现场,来自我校化学院副教授、侨眷、食品工程博士马翠萍等两位支农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种植户答疑解惑、悉心指导,“如何绿色种植”、“如何减少农药残留”等等,把实实在在的科技服务送到了农民的心坎里,将爱心撒播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在寒冷的冬季为村民的心中注入了阵阵暖流。我校侨联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服务成效得到市侨联以及平度市委、南村政府的充分肯定。青岛市侨联专门给我校发来了《感谢函》。
“这次志愿服务行动特别接地气,特别实在,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好的一个载体,被服务的村民老乡们高兴满意了,我们志愿服务队员也就打心里感到幸福了。”多年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学校侨联常务副主席、艺术学院教授于少华激动地说。
开展侨界知识分子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我校统战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实现侨界人才和智力优势与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方式,也是我校侨海界“报国爱校敬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服务现场我校侨联志愿者打出的“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上,让我与您同行--青岛科技大学侨联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行动”横幅显得格外醒目。